在《兆治酒馆》之后,降康旗( qí)男和高仓健迎来了他们( men)合作生涯的又一部高峰( fēng)——《夜叉》。《夜叉》继承了《兆治酒( jiǔ)馆》中记忆与和解的主题( tí),但在这一次的题材选择( zé)上,更能看出高仓健转型( xíng)的决心,这种演员与角色( sè)同时和过去的自己挥手( shǒu)告别重新开始的双重身( shēn)份叠加进而提供给观众( zhòng)解读的互文效果,可以说( shuō)十分有趣了。在这一层面( miàn)上,《夜叉》之于高仓健,相当( dāng)于《和平饭店》之于周润发( fā),正如周润发用一个早已( yǐ)隐退却在无奈之下重出( chū)江湖的杀人王作为自己( jǐ)在香港英雄片中的形象( xiàng)终结一样,高仓健也以一( yī)个金盆洗手的忧郁黑帮( bāng)分子形象作为对昔日银( yín)幕角色的告别。
在上世纪( jì)七十年代,日本流行一种( zhǒng)名为“任侠片”的黑帮电影( yǐng),说是黑帮电影,倒不如说( shuō)是披着现代都市外壳的( de)剑戟片,黑帮分子在这系( xì)列电影中并不是作为游( yóu)走于法律之外的不法分( fēn)子形象出现,反倒成了捍( hàn)卫传统的英雄,这一系列( liè)电影的精神内核无不寄( jì)托着战后日本现代化建( jiàn)设对于传统文化价值观( guān)的冲击,包含的是现代化( huà)经济包裹下人的精神负( fù)担和焦虑,物质横流下道( dào)义信仰的缺失。
影片剧情( qíng)大致是从一个模板里套( tào)出来的,声名显赫的黑帮( bāng)老大惨遭利欲熏心、不守( shǒu)江湖道义的手下杀害,而( ér)影片的主人公常常是与( yǔ)被杀的黑帮老大颇有交( jiāo)情的人物,他在一次次忍( rěn)气吞声之后毅然决然拔( bá)出象征自己武士身份的( de)武士刀对加害自己、残害( hài)老大的西装败类发起反( fǎn)击。这一主题的系列电影( yǐng)曾在七十年代红极一时( shí)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( shǔ)由高仓健主演的《昭和残( cán)侠传》系列(导演降康旗男( nán)为该系列首作的副导演( yǎn)),以至美国著名剧作家保( bǎo)罗.施拉德首次进入好莱( lái)坞视线的编剧作品也是( shì)打着任侠片名号的《高手( shǒu)》,其中的日本黑帮角色理( lǐ)所当然也是由高仓健饰( shì)演。
但在进入八十年代后( hòu),这种老套的情节设计,一( yī)味贩卖暴力血浆的电影( yǐng)似乎不再能满足于观众( zhòng)的娱乐需要。比起原来惩( chéng)恶扬善,宣传道义,恪守传( chuán)统精神,单靠视觉冲击的( de)表现力已无法满足观众( zhòng),他们需要的是精神上的( de)刺激,因而开始出现深作( zuò)欣二导演的《无仁义之战( zhàn)》系列。自此,以“无仁义”为核( hé)心的暴力写实黑帮电影( yǐng)开始取代“任侠”英雄化黑( hēi)帮电影。


在这部( bù)《夜叉》的开场段落,高仓健( jiàn)所饰演的渔民修治正向( xiàng)他那即将远行的朋友儿( ér)子挥手告别,修治看着远( yuǎn)去的年轻人,回忆起自己( jǐ)的江湖往事,此时电影以( yǐ)虚化重叠的转场方式将( jiāng)观众从当下的渔村拉到( dào)曾经大阪的黑夜街头。回( huí)忆里的修治穿着皮衣,手( shǒu)持武士刀,穿过雾霾朦胧( lóng)的街道,拔刀直向他面前( qián)的敌人砍去,其刀法之精( jīng)湛令身旁众人无力还击( jī),挥砍劈刺,鲜血飞溅在修( xiū)治的皮衣上,一大片红在( zài)画面中显得格外刺眼。这( zhè)种夸张化、超现实化的暴( bào)力表现手法在六七十年( nián)代日本剑戟片中大频率( lǜ)使用(如《带子雄狼》,《修罗雪( xuě)姬》等),后又被香港邵氏武( wǔ)侠电影借鉴吸收并发扬( yáng)广大,代表人物当属张彻( chè)。如果你因为《夜叉》这一开( kāi)场段落就兴奋不已,以为( wèi)时隔多年的高仓健又将( jiāng)贡献出一部黑帮佳作,那( nà)你在接下来的观影过程( chéng)中可能会大失所望,因为( wèi)这一段开场的单刀赴会( huì)是你在整部电影中唯一( yī)能看到的带血段落。《夜叉( chā)》这部电影除了角色背景( jǐng)和人物设定之外,和黑帮( bāng)电影毫无关系,哪怕在关( guān)键的情节点上也是选择( zé)虚晃一枪的反类型化处( chù)理,本质上仍是降康旗男( nán)导演擅长的人文主义电( diàn)影。

在之前提到的《兆治酒( jiǔ)馆》中,我用了“侵蚀”这个词( cí)来概括电影的主题和兆( zhào)治这个角色身上的矛盾( dùn)魅力。到了《夜叉》这部电影( yǐng),我选择“游离”。如果说兆治( zhì)已经学会慢慢放下过去( qù),重新适应生活带给他的( de)惊喜和挑战;那么修治则( zé)还在现在和过去之间游( yóu)离不绝,如同身处峡谷的( de)裂缝之中,稍有不慎便会( huì)跌落以至粉身碎骨。在电( diàn)影中,导演降康旗男确也( yě)设置了一系列对立来强( qiáng)化游离这一主题。比如电( diàn)影中的修治,在过去游离( lí)于法律的界限之间,现在( zài)游离于家庭和情人之间( jiān),游离于诚实和谎言之间( jiān),游离于责任和自由之间( jiān),游离于渔村和大阪之间( jiān)(即现在和过去之间)。这一( yī)“游离”时刻在催促着修治( zhì)对身边发生的一切做出( chū)明确的选择,而且是只有( yǒu)二选一的选择,因此强化( huà)了人物的内在冲突,使修( xiū)治这一人物的形象和魅( mèi)力在一次次选择之中逐( zhú)渐饱满起来。
电影中的修( xiū)治本来已经远离在刀口( kǒu)上舔血的日子,过起了稳( wěn)定踏实的正常人生活。但( dàn)在这时,打破角色现状的( de)不稳定因素再次出现,在( zài)《兆治酒馆》中是沙戴,这一( yī)次则是影片中由田中裕( yù)子饰演的酒馆女老板萤( yíng)子的男人——北野武饰演的( de)黑道混混失岛。那个时候( hòu)的北野武还没当上导演( yǎn),更别提属于自己的冷酷( kù)克制式暴力风格,在《夜叉( chā)》中,他以虚张声势的形象( xiàng)示人,表演略显青涩但正( zhèng)好贴合剧作中失岛的愣( lèng)头青气质;值得一提的是( shì),多年后的北野武继承了( le)深作欣二黑帮电影中的( de)冷硬风格,演变为属于自( zì)己的暴力美学,在这部电( diàn)影中,昔日的“任侠”高仓健( jiàn)和未来的“大佬”北野武互( hù)相对峙的戏码也可视作( zuò)日本黑帮电影的一种传( chuán)承,用今天的眼光来看,这( zhè)一组合颇具意义,如同《豪( háo)门夜宴》中“冷面笑匠”许冠( guān)文和“喜剧之王”周星驰的( de)“鸡头之争”。
电影中的失岛( dǎo)是大阪黑帮组织的成员( yuán),他的到来本与修治无关( guān),但失岛此次到来的目的( de)却不只是看望女友萤子( zi)(即酒馆女老板)那么单纯( chún),他与渔夫们打成一片,借( jiè)打牌为由向渔夫们推荐( jiàn)可强身健体的药剂(实则( zé)是毒品),曾为江湖中人的( de)修治很快察觉出其中的( de)猫腻,为了不让自己的同( tóng)事继续堕落下去以至倾( qīng)家荡产,修治告知萤子毒( dú)品的危害性,为了失岛和( hé)她的未来,为了能让萤子( zi)的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家( jiā)庭和成长环境,修治希望( wàng)萤子能把毒品给扔掉,萤( yíng)子听从了修治的建议。

但( dàn)在紧接而来的一场戏中( zhōng),失岛便因毒瘾发作而无( wú)毒品缓解随之进入暴走( zǒu)状态,在这场戏中,降康旗( qí)男导演充分展现了他的( de)空间建构能力和对于段( duàn)落情绪的把控能力。段落( luò)先后带入两个视角,一个( gè)是萤子的他者视角,当失( shī)岛得知萤子将毒品扔掉( diào)之后,无法自控继而持刀( dāo)欲向萤子砍去,萤子见状( zhuàng)便逃,来到户外的失岛见( jiàn)寻不到萤子,便不管三七( qī)二十一逢人就砍。这时摄( shè)影机的画面一直跟随着( zhe)东躲西藏的萤子,旁观不( bù)远处失岛的暴行,观众所( suǒ)代入的视角是跟着萤子( zi)走的,导演没有去渲染无( wú)辜的路人受害之后的样( yàng)子,你只能听见他们惨叫( jiào),看见他们倒地,此时的摄( shè)影机更多的是携带记录( lù)性和旁观性,不带任何情( qíng)绪,只是记录,因而整出戏( xì)的镜头画面冷峻克制,犹( yóu)如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( rén)在面对与己无关的事件( jiàn)时的旁观。
到了中途,镜头( tóu)转换为失岛的第一视角( jiǎo),即施暴者的视角,在这一( yī)组镜头中,观众代入了失( shī)岛神志不清的失控情绪( xù),镜头也从固定的运动方( fāng)式变为摇晃的手提摄影( yǐng),意在渲染这种精神上的( de)不稳定,手持长镜头将失( shī)岛追寻萤子而不得的焦( jiāo)躁状态直观的以影像的( de)方式表现出来,极富感染( rǎn)力,整个段落一气呵成,在( zài)视角的转换之间天衣无( wú)缝,牢牢抓住了观众对于( yú)电影中的人物状态和情( qíng)绪代入,这一情绪积淀直( zhí)到最后在酒馆内,修治为( wèi)搭救萤子而与失岛搏斗( dòu)继而暴露纹身作为爆发( fā)和结束。该段落可视为电( diàn)影的第一个高潮,也是之( zhī)后人物行径和性格反转( zhuǎn)的开始。

在这一居酒屋的( de)缠斗戏码之后,修治的纹( wén)身暴露,渔村村民以及昔( xī)日的好友同事对待修治( zhì)的态度多了几分忌惮,修( xiū)治的妻子儿女也因为他( tā)的关系在学校,朋友之中( zhōng)饱受非议。从这一段开始( shǐ),修治开始出现情绪和感( gǎn)情的游离,他试图忘却昨( zuó)天的事,于当下努力生活( huó),但人们的态度似乎没他( tā)自己想象的宽容,就连自( zì)己的妻子在发生这件事( shì)后也未能设身处地的为( wèi)自己着想,好似只要一朝( cháo)沾上污点,事后如何弥补( bǔ)都无济于事,单凭那百分( fēn)之一的污点就能将你剩( shèng)下的百分之九十九彻底( dǐ)否定。修治开始怀疑,他和( hé)妻子究竟是不是合适,在( zài)妻子和岳母的一次谈话( huà)中,修治明了他们对自己( jǐ)的态度从来是不放心的( de),这一来自亲人的怀疑对( duì)修治情感的游离有着不( bù)小的推动作用,可以这么( me)说,修治下一步的出轨除( chú)了自身的质疑和苦闷外( wài),与妻子对自己的隔阂态( tài)度也有不小的关系。
这种( zhǒng)苦闷与柯南伯格导演的( de)《暴力史》中的维果.莫特森( sēn)又有所不同,在那一部电( diàn)影中的妻子是从来不晓( xiǎo)得自己丈夫的前史,所以( yǐ)才会在丈夫显露身手之( zhī)后对他大肆排斥,而且《暴( bào)力史》中的情感宣泄较为( wèi)西方戏剧化,即强烈的外( wài)部冲突,从他们言行举止( zhǐ)中可以看得出妻儿对于( yú)得知丈夫父亲真实身份( fèn)后的态度转变;但在《夜叉( chā)》中,修治是为了妻子而自( zì)愿金盆洗手,妻子对于修( xiū)治的处境一清二楚,但在( zài)事件发生后妻子明知自( zì)己情况而又不信任的态( tài)度较之《暴力史》来得更令( lìng)人心寒,加之导演降康旗( qí)男一贯收敛的人物情感( gǎn)的细腻刻画,让这出黑道( dào)浪子与良家少妇的爱情( qíng)故事更多了东方式的压( yā)抑和哀怨,比之《暴力史》更( gèng)为内敛和凄美,比之《天若( ruò)有情》更为写实和富有韵( yùn)味。

在这种质疑和苦闷之( zhī)中,修治的游离倾向已经( jīng)越来越明显,当他在车内( nèi)和萤子交流沟通,二人眼( yǎn)神哀怨,海浪拍打着礁石( shí),气氛暧昧,熟悉戏剧规律( lǜ)的观众就算用脚趾头掐( qiā)都可以算出接下来将会( huì)发生的事,毫无疑问的,修( xiū)治出轨了,在那把纸伞在( zài)漫天飞雪中飘舞后,修治( zhì)和萤子相拥,并在之后有( yǒu)了肉体上的亲密。但这一( yī)肉体关系值得细究,即修( xiū)治到底爱不爱萤子?我想( xiǎng)是不爱的,或者说这爱不( bù)同于我们平常讨论的男( nán)女之爱,更倾向于他们二( èr)人属于精神上的互相慰( wèi)藉,而由这精神慰藉所衍( yǎn)生而来肉体慰藉,比之单( dān)纯的肉体欢愉多了精神( shén)上的共通,比之至死不渝( yú)的爱情交融又多了些许( xǔ)友善的无可奈何。
萤子从( cóng)大阪来到渔村,开了一家( jiā)自己的居酒屋,但自己开( kāi)放豪爽的性格却引来村( cūn)里其他女子的非议,诸如( rú)“狐狸精”等帽子经常被人( rén)扣在萤子头上;而修治也( yě)因为昔日黑帮杀手的身( shēn)份暴露而引来诸多非议( yì),甚至遭到昔日同事的排( pái)斥,怕一个有着黑帮背景( jǐng)的人会影响渔队的名誉( yù)。二人皆是从大阪即繁华( huá)的物质社会中退居于渔( yú)村这一与世无争之地,但( dàn)他们原先的背景以及原( yuán)来的行为方式却成了与( yǔ)他们格格不入的渔村村( cūn)民口中的“不是”,这种矛盾( dùn)对立的设计也是对于任( rèn)侠片主题的演变,也就是( shì)上文所提到的经济快速( sù)发展后人的焦虑以及随( suí)之而来的阶级差异带来( lái)的矛盾和不适应。在这一( yī)种被所处环境排斥的状( zhuàng)态下,修治和萤子身上都( dōu)带着一个局外人的身份( fèn),两人的相遇和亲近就好( hǎo)似远在他乡遇故人,知己( jǐ)莫若彼,萤子的活力热情( qíng)和修治的成熟内敛正好( hǎo)如两块互有残缺的拼图( tú),在旅馆内,用镜子的意象( xiàng)来表现二人的对话,皆在( zài)传达二人互为表里,内在( zài)相同的关系。

修治和萤子( zi)在精神上彼此相通,但碍( ài)于双方的身份和家庭的( de)缘故,两人并不能拥有正( zhèng)常的情感生活。此刻修治( zhì)的游离状态已经浮出水( shuǐ)面,他心中的郁结他自己( jǐ)已全然看清,观众也已心( xīn)领神会。在这一刻,对于人( rén)物的刻画进入第三个层( céng)面,第一个层面给出问题( tí),第二个层面给出相对应( yīng)的选项,到了这第三个层( céng)面就是看角色如何从这( zhè)些选项中做出选择,三板( bǎn)斧构建出人物的最终性( xìng)格,由这性格推动电影最( zuì)后的高潮发展。
游离于家( jiā)庭与情人之间,责任和自( zì)由之间的修治应该如何( hé)选择?但在这一选择的过( guò)程中,又被一个外部因素( sù)横加干预而打断,就像《兆( zhào)治酒馆》中沙戴的自杀一( yī)样,《夜叉》中突如其来的因( yīn)素是失岛的被绑架。由于( yú)毒品的流失,失岛欠下组( zǔ)织一笔巨债,如果不能及( jí)时还清,他的脑袋可能就( jiù)不是他自己的了。负债累( lèi)累的失岛回到渔村希望( wàng)从萤子身上找到机会,但( dàn)萤子手头也并不宽裕,失( shī)落的失岛只能在萤子的( de)肉体上寻求发泄。事后,萤( yíng)子找到修治,希望他能帮( bāng)帮失岛,不要让失岛丧命( mìng),修治应予了。修治不负妻( qī)子的反对,毅然决然穿上( shàng)昔日的皮衣重归故里,他( tā)要以这样的一种形式来( lái)和自己的过去和解。

在影( yǐng)片的高潮也就是修治回( huí)到多年未再踏足的大阪( bǎn)以营救失岛时,在这里导( dǎo)演降康旗男吊足了观众( zhòng)的胃口,足足吊了快有三( sān)分之二部电影,观众到现( xiàn)在异常渴望能有一场酣( hān)畅淋漓的动作戏来满足( zú)自己压抑已久的神经,也( yě)希望剧中人能以此作为( wèi)发泄,就像《监狱风云》里的( de)周润发在忍气吞声了快( kuài)一部电影之后在结尾对( duì)张耀扬使出的那一脚临( lín)空飞踹。但在文章开头也( yě)已经提到,本片除了开场( chǎng)那段单刀赴会之外不会( huì)再有任何的飙血戏码,憋( biē)到结尾仍想着看打戏血( xuè)浆的朋友绝对要失望了( le)。
在大阪的谈判中,修治趁( chèn)对方不备,以手枪作为威( wēi)胁,将失岛解救了出来;但( dàn)在最后,由于过于相信昔( xī)日好友,失岛被杀,整个计( jì)划功亏一篑。看着横尸废( fèi)弃工厂的失岛和跪在自( zì)己面前祈求被枪决的好( hǎo)友,修治并没有多说什么( me),卷起自己的风衣拂袖而( ér)去。这段戏反类型化设计( jì)的痕迹过于明显,其实个( gè)人也希望能以一种较为( wèi)飒爽的方式展开,而且这( zhè)段戏与渔村所在段落显( xiǎn)得较为隔阂,从电影整体( tǐ)的完成度上有一定程度( dù)的割裂,人物动机也不清( qīng)楚,比如修治的好友为什( shén)么要杀失岛,是怕组织事( shì)后知道追究吗?但在他帮( bāng)助修治的时候,并没有组( zǔ)织内的人知道,他怕什么( me)?是想向组织领功吗?若真( zhēn)是如此也不会在原地等( děng)着修治并要求修治杀了( le)自己;也可能是他知道以( yǐ)修治的个性不可能枪杀( shā)自己,从而故意演了一场( chǎng)戏以刻画自己此举的无( wú)奈和事后的后悔,但对于( yú)这个人物的前期塑造完( wán)全是一片空白,所以这个( gè)解释也不能让人信服。
总( zǒng)之,这整段高潮戏的作用( yòng)是有待商榷的,唯一能得( dé)出的结论就是失岛死了( le),这一死成了影响结尾修( xiū)治和萤子选择的重要原( yuán)因,成了他们与过去和解( jiě)的关键推动点。

修治回到( dào)渔村,并没有直接回自己( jǐ)家,而是选择先去见萤子( zi)。他对萤子述说了大阪一( yī)行的情况,萤子得知详情( qíng)后痛哭流涕,修治看着泪( lèi)流满面的她并没有说话( huà)。修治知道,她爱的是失岛( dǎo),她既哭失岛的死,也哭自( zì)己的悲。
如同《兆治酒馆》中( zhōng)的和解,这一部中角色也( yě)没能真正的与过去和解( jiě),修治多年后重归大阪,却( què)被昔日好友所背弃,原先( xiān)在他心中还尚存一夕的( de)江湖道义已不复存在,对( duì)过去所坚持的道义失望( wàng)了,也就对过去没什么怀( huái)念了;而萤子的和解方式( shì)则和兆治一样,由他人的( de)死亡作为终结。但比之兆( zhào)治最后眼含泪珠说的那( nà)句“好好活下去”,《夜叉》的结( jié)局很明显更具希望得多( duō)。
修治和妻子漫步在小道( dào)上,风和日丽,他们能不能( néng)重归于好?这在观众看来( lái)已经不重要,重要的是此( cǐ)刻他们嘴角扬起的微笑( xiào)。萤子在火车车厢内呕吐( tǔ),显然是怀有身孕,这孩子( zi)是修治的还是失岛的?已( yǐ)不重要,重要的是孩子将( jiāng)作为希望继续存活下去( qù)。就如末尾修治重新和村( cūn)民在一起出海一样,念着( zhe)朋友儿子的来信,信中述( shù)说着他在外头天地的所( suǒ)见所闻和所作所为,正如( rú)兆治对于年轻人的希望( wàng)一样,《夜叉》以一个年轻人( rén)的画外音作为结束,寄托( tuō)的是创作者对下一代的( de)期望和寄语,生于大好时( shí)光下的他们,应该出去见( jiàn)识更为广阔的天地,大有( yǒu)作为。这一抹温暖,也是日( rì)式人文电影中最令人动( dòng)容的。
